外治法之一。见《医宗金鉴》卷六十二。即用以除去各类痈疽、疮疡溃后之腐肉脓毒的方法。临证若病程长,溃疡面积大,腐肉多,则应手术切除,若面积小,可外用提脓去腐药,如五五丹直撒在溃疡面上,或掺于膏药、油膏上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多由痰毒邪火薰蒸肺系,结于咽喉所致。症见喉间肿痛色红,呼吸、吞咽不利,痰涎壅盛,气促烦热,如“马喘”之状,甚或肿连腮颊。《诸病源候论》卷三十:“马喉痹者,谓热毒之气,结于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红孩儿之别名,详该条。
出《隋书·外国传》。即胞衣。详该条。
见《岭南草药志》。为鸭脚木皮之简称,详该条。
出《丹溪心法》。即锁阳,详该条。
见《安徽中草药》。即棉花壳,详该条。
见吴悔菴《秘传内府经验女科》。即差经。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大丁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观聚方要补》卷八。即升麻葛根汤,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