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怀质
【介绍】:
宋代医生。名医郝允之子,博陵(今河北省定县、蠡县一带)人。继承父业,精通医学。
【介绍】:
宋代医生。名医郝允之子,博陵(今河北省定县、蠡县一带)人。继承父业,精通医学。
【介绍】:见许逊条。
见《江西民间草药》。为胡枝子根之别名,详该条。
①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马蹄金之别名。②见《本草推陈》。为大金钱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生卒】:1234~1316?【介绍】:元代医家。铜鞮(今山西沁县)人。以医术切于世用,乃取其要籍研读之。节录切用,分门别类,有论有方,首列针法,次取金元诸家医著18种,末附自辑《杂类名方》,题名《济
见《云南中草药》。为拔毒散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腹水草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又名《诸病源候总论》、《巢氏病源》。50卷。隋·巢元方等撰于610年。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论述病因和证候学专书。全书分67门,载列证候论1720条。叙述了各种疾病的病因、病理、症候等。诸证之末多附
见广嗣五种备要条。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二。多由心肝二经热毒上攻,蕴结不散所致。发于眉至额部,初起肿胀,色黑质硬,剧痛;甚则闷乱呕逆,溃烂成疮。治宜泄火解毒。内服清瘟败毒散,外敷止痛拔毒膏。
七方之一。方剂之和缓者。适用于体虚而患慢性病证的。《儒门事亲》卷一:“缓方之说有五,有‘甘以缓之’之缓方,糖、蜜、枣、葵、甘草之属是也;盖病在胸膈,取甘能恋也;有‘丸以缓之’之缓方,盖丸之比汤、散,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