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郎耶草

猜你喜欢

  • 太平圣惠方

    方书名。简称《圣惠方》。100卷。刊于992年。本书系北宋翰林医官院王怀隐等人在广泛收集民间效方的基础上,吸取了北宋以前的各种方书的有关内容集体编写而成。卷1~2主论诊法及处方用药法;卷3~7分论五脏

  • 肩柱骨

    经外奇穴名。出《奇效良方》。位于肩部,肩胛骨肩峰突起之高点处。主治瘰疬,肩臂痛,手不能举动等。艾炷灸3~7壮。

  • 振挺

    整骨按摩使用的木棒器械。《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长尺半,圆如钱大,或面杖亦可。盖受伤之处,气血凝结疼痛肿硬,用此挺微微振击其上下四旁,使气血流通,得以四散则疼痛渐减,肿硬渐消也。”适用于外伤后气

  • 活血通经

    理血法之一。用活血的药物治疗妇女病理性经闭的方法。临床上根据病因不同采用不同治则,如气虚以补气为主,血虚以补血为主,肝肾虚以补益肝肾为主,肝郁脾虚以疏肝健脾为主,并结合活血药如丹参、红花、桃仁、川芎、

  • 银风内障

    病名。《证治准绳·杂病》:“瞳神大成一片,雪白如银,其病头风痰火人,偏于气忿怒郁不得舒而伤真气,此乃痼疾。”类今之并发性白内障。

  • 五月花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龙船花之别名,详该条。

  • 《内经》十二脉之一。同紧脉。《诊家正眼》:“曰急者,紧之别名也。”

  • 颊车骨

    骨名。又名牙钓、下腭骨。即下颌骨。

  • 厚德堂集验方萃编

    书名。4卷。清·奇克唐阿辑。刊于1865年。本编分述头面、目鼻、口、耳、痿痹、咳嗽、中暑、妇科、小儿、疮毒、折伤、解毒等门,包括各科病证。每门之前冠以总论(小引),次列所选验方。除治病诸方外,尚有药疗

  • 布针

    出《针灸甲乙经》。即巾针。《证类本草》谓“布针,用缝布大针也。”参见巾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