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鸣韶
【介绍】:
见邹志夔条。
【介绍】:
见邹志夔条。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互配合,天干在上,地支在下,天干反复排六次,地支反复排五次,其顺序则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以至壬戌、癸亥,凡六十对,便呌甲子,用以纪日或纪年。《素问·六节藏象论》:“天有十日,日六
【介绍】:元代医家。撰有《注释素问玄机原病式》。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即涌泉疽焮肿有痒感者。
见《草药手册》。为雷公藤之别名,详该条。
耳骨之一。即鎚骨。左右耳各一,在鼓室内腔上部,其形似鎚,故名。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三间,见该条。
腰痛证之一。又名肾虚腰痛。《医宗必读·腰痛》:“言肾经腰痛者,内伤房欲也。”详肾虚腰痛条。
病证名。见清·佚名《眼科捷径》。即瞳人散大。详该条。
病名。见《疡科准绳》卷四。即外踝疽。参见附骨疽条。
指婴儿在生长过程中,或有身热、脉乱、汗出等症,而身无大病者。此说始于西晋·王叔和,隋唐医家,日相传演,其说益繁。《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小儿变蒸者,以长气血也。”《千金要方》:“凡小儿自生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