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退针

退针

①即出针,见该条。②指针穴位内由深处向浅部抽提。可单纯外抽或和捻转结合进行,退针快慢据情而定,一般急退为泻,缓退为补。

猜你喜欢

  • 巴豆贴脐法

    水肿的外治法。用巴豆、水银粉、硫黄,共研匀成饼,先用新棉一片,包药布脐上,外用纱布缚约一时许,自然泻下恶水,待下三、五次,去药。食粥调补止泻。适用于湿盛,水肿腰以下为重,男儿阴囊皆肿,兼有腹痛者(《医

  • 肩柱

    经外奇穴名。出《针灸集成》。所载位置与肩柱骨同。见该条。

  • 腰黄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雄黄之处方名,详该条。

  • 棠林子

    出《本草图经》。为山楂之别名,详该条。

  • 杨梅疹

    证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三。其形如风疹,发痒。

  • 脾胃虚弱

    同脾气虚。详该条。

  • 地松柏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铺地蜈蚣之别名,详该条。

  • 保冲大夫

    元代医官职称。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官阶正五品。

  • 张子允

    【介绍】:见张扩条。

  • 摄生集览

    养生类著作。明·胡文焕校正。本书文章简短,寓意则深。提出了养生之大要为养神、惜气、堤痰三法,并对调阴阳、和气血、养五脏、适寒温、节色欲等与摄生有关的问题作了论述,其中特别强调和阴阳、保气血的养生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