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舌入门
见中国医学入门从书条。
见中国医学入门从书条。
见《本草纲目》。为夏枯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图志》。为土荆芥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皇甫中条。
金代医官职称。系仅次于提点、太医院使的官职,官阶从六品。参见太医院条。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指经漏下血夹有黑色之液体。参见经漏条。
书名。《证治准绳》组成部分。又名《伤寒证治准绳》。8卷。明·王肯堂编撰。刊于1604年。卷首入门辨证诀,鉴别外感、内伤之发热,阐析伤寒及类伤寒一些症候在因、证方面的不同点。卷1介绍伤寒总例;卷2~4列
古刺法名。九刺之一。《灵枢·官针》:“大泻刺(《针灸甲乙经》注:一作太刺)者,刺大脓以铍针也。”是指用铍针切开排脓的方法。实为外科治疗方法的一种。古代列于针刺疗法之内。以其切开痈肿,畅泻脓血,故名大泻
《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方。防风、连翘、羌活、独活、草决明、蔓荆子、木贼、玄参各一两,当归、荆芥、滑石、薄荷、麻黄、白术、赤芍药、大黄各五钱,黄芩、川芎、桔梗、栀子、石膏、芒硝、蝉蜕、菊花、蒺藜各四钱
指非经脉所过之处。《灵枢·经脉》:“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
见《河北药材》。为蝼蛄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