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足针疗法

足针疗法

是指针刺足部特定部位的治疗方法。临床操作时,应先用温水浸泡足部或以酒精反复擦拭,促使较厚的足底皮肤软化,减轻进针疼痛,并可清洁消毒,避免感染。选定部位后,快速进针,应注意不要刺伤骨膜,给予中强刺激留针5~15分钟,可据情加用电针等刺激。本法适于神经衰弱、失眠、头痛腰腿痛、三叉神经痛等。

足针疗法穴位

注:①足跟后缘与中趾跟部连线折为10寸。

②内、外踝中点与足底板平线各折为3寸。

③掌面第跖趾关节赤白肉际处与第五跖趾关节赤白肉际处连线横为5寸。

④足背同上。

⑤足跟部横折为3寸。

猜你喜欢

  • 幼科推拿全书

    见推拿秘书条。

  • 浅刺

    指针刺时,针体进入组织较浅或仅及皮肤的程度。《灵枢·终始》:“脉虚者,浅刺之。”又“痒者,阳也,浅而刺之。”一般在皮肉浅薄之处或重要脏器附近的穴位,或病变部位较浅,属于热、虚证候,或体质虚弱及感应灵敏

  • 江上女子

    【介绍】:见周祐条。

  • 交经八穴

    出《针经指南》。即八脉交会穴,见该条。

  • 疏表化湿

    治疗湿邪在上焦卫分的方法。症见头重而胀、肢体痠重疼痛、口中粘腻、不口渴,苔白腻,脉浮濡等表湿证候,用扁豆花、竹叶、佩兰、苍术、藿香、陈皮、砂仁壳、生甘草等。

  • 女膝

    经外奇穴名。亦称女须、丈母、女婿。出《癸辛杂识》。位于跟骨中央,当跟腱附着部下缘处。主治黄疸,吐泻转筋,骨槽风,齿龈炎,精神病等。直刺0.2~0.3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千金要方

  • 臀骱

    关节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髋关节,详髀枢条。

  • 盛宏

    【介绍】:参见盛寅条。

  • 熇(hè 贺)

    ①火热炽盛。《素问·疟论》、《灵枢·逆顺》:“无刺熇熇之热。”《素问·刺疟篇》:“足太阳之疟……熇熇喝喝然。”②喻性格热情。《灵枢·行针》:“重阳之人,熇熇高高。”

  • 下疳

    病名。①是指发生在男女阴部的早期梅疮。见《黴疮秘录》。又名妬精疮、疳疮。由不洁性交而得。其症发于阴茎、龟头、包皮,女子大、小阴唇、阴道等处。初起患处生豆粒大硬结,不痛亦不破溃,即硬性下疳;初起似小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