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金银花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重订通俗伤寒论》。即五仁丸作汤剂。治证同。见五仁丸条。
①见《南宁市药物志》。为岗梅根之别名。②见《广西中药志》。为冰糖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病名。出《证治准绳·疡医》卷三。即臑痈。详该条。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外感眩晕》。为湿气内逆,寒气不行,太阳上留之证。证见恶寒无热,鼻塞声重,身重体疼,无汗拘紧,头目旋晕,脉迟缓等。治宜温化寒湿。用羌活胜湿汤合术附汤、芎术除眩汤、三因芎辛汤等方。参
见《生草药性备要》。即益母草,详该条。
【介绍】:见丁泽周条。
指腓骨,位于骨之外侧。见《证治准绳·疡医》卷六。
经穴名,代号GB19。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颞颥。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阳维之会。位于后头部,风池穴直上,与枕骨粗隆上缘相平处(《针灸甲乙经》、《循经考穴编》、《针灸集成》等)。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和枕动
解剖部位。见《证治准绳·杂病》。即鼻柱。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