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败龟版

猜你喜欢

  • 孔子枕中散

    见《千金翼方》卷十六。即孔子大圣知枕中方,见该条。

  • 产后口噤

    病证名。《妇人良方大全》卷二十一:“产后口噤,由血气虚,而风邪乘于手三阳经也。盖手三阳之筋,循结于颌,得风冷则筋急,故致口噤。”治以大补气血为先,虽有他症以末治之。如恶寒发热,乃属气血虚甚之极,方用十

  • 鹜溏

    证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又称鹜泄、鸭溏。《张氏医通·大小府门》:“鹜溏者,中寒糟粕不化,色如鸭粪,所以澄沏清冷,小便清白,.湿兼寒也。附子理中汤。”《金匮翼·泄泻诸症统论》:鹜溏者,水粪并趋大肠

  • 红石薯

    见《福建中草药》。为糯米藤之别名,详该条。

  • 偏食

    指偏嗜某种食味或食味过浓的不良习惯。《素问·五脏生成篇》:“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 营气同病

    温病辨证。邪热已传入营分,仍有气分证,称营气同病。参见卫气营血辨证条。

  • 血参根

    见《山东中药》。为丹参之别名。详该条。

  • 横翳

    病证名。又名剑脊翳。①属外障。见《证治准绳·杂病》。为横于黑睛外之剑脊翳。②属内障。见《古今医统》。即横翳内障。详该条。

  • 寿星柑根

    见《四川中药志》。为金橘根之别名,详该条。

  • 产后口干痞闷

    病证名。《陈素庵妇科补解》:“产妇血气未充,或食面太早,毒结肠胃,或内积尤烦,外伤燥热,过食辛甘、炙煿发气之物,以致胸膈痞闷,见于上则口干咽苦,宜清心莲子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