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补理第三方

补理第三方

见《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六。即倪涵初治痢第三方,见该条。

猜你喜欢

  • 咳逆嗽

    病名。见《丹溪心法·咳嗽》。指咳呛气逆的痰嗽。治疗可用蛤粉、青黛、瓜蒌、贝母等。参见咳嗽、咳逆、痰嗽等条。

  • 赤带

    病证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四。亦名带下赤候。指从阴道流出淡红似血非血的粘液,淋沥连绵不断,称为赤带。多因忧思积伤心脾,肝郁火炽,灼伤冲任带脉所致。治宜扶脾气、清肝火。方用清肝止淋汤(《傅青主女科》:

  • 沙苑蒺藜

    出《本草图经》。为沙苑子之别名,详该条。

  • 燔针

    ①指用火烧针。又称焠针、火针。《灵枢·经筋》篇在论述经筋痹症的治疗时,用“燔针劫刺”的方法也就是将针以火烧红后,迅速地刺入选取的刺激部位,旋即拔出的一种疗法。明代吴鹤皋在《黄帝内经素问》注解中称:“燔

  • 小儿推拿活婴会通

    见小儿推拿秘旨条。

  • 马元仪

    【介绍】:见马俶条。

  • 目常暮昏

    病证名。见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谓至日暮则目视昏朦。属雀目,详该条。

  • 箭羽草

    见《四川中药志》。为四楞筋骨草之别名,详该条。

  • 暴喘

    出《中藏经》。即马脾风。详该条。

  • 伤寒方经解

    书名。简称《经方解》。不分卷。清·姜国伊注。书成于1861年。本书注解《伤寒论》方113首,於自跋中提出:“论经方者,须明药性;明药性者,须考《本经》(指《神农本草经》)。”故对方药的气味、主治功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