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补下治下制以急

补下治下制以急

用药法则。指补益或治疗下部病证的方药,原则上宜使用气味厚而效果快的急剂。如肾阳不足阳痿精滑之症,用附子肉桂等峻补肾阳。《素问·至真要大论》:“补下治下,制以急。急则气味厚,……适其至所,此之谓也。”

猜你喜欢

  • 吸吸草

    见《浙江民间草药》。为野芝麻之别名,详该条。

  • 四逆注射液

    即四逆汤制成之注射剂,方见四逆汤条。

  • 周榕庵

    【介绍】:见周守忠条。

  • 浮白

    经穴名。代号GB10。出《素问·气穴论》。属足少阳胆经。足太阳、少阳之会。位于颞骨乳突后上方,当天冲穴与完骨穴间平行耳后发际弧形连线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或于耳根上缘向后入发际1寸处取穴。布有枕

  • 雷氏清凉涤暑法

    即清凉涤暑法,见该条。

  • 吐丝子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即菟丝子,详该条。

  • 黄帝灵枢经

    即《灵枢经》。详该条。

  • 倪涵初治痢第一方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五引倪涵初方。又名初起第一方。黄连、黄芩、白芍药、山楂肉各一钱二分,枳壳、厚朴、槟榔、青皮各八分,当归、地榆、甘草各五分,红花(酒炒)三分,桃仁一钱,木香二分。水煎,空腹服

  • 龚子才

    【介绍】:见龚廷贤条。

  • 半夏秫米汤

    见《兰台轨范》卷七。即半夏汤第一方,见半夏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