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错杂病证的治疗法则之一。①寓,寄托。把攻之目的,寄托于补法。如胎死腹中属于气虚不足的患者,用黄芪120克合开骨散(川芎、当归、血余、龟板)以下死胎。②寓,寄居。在补剂中加入一、二攻邪之药。《温病条
粰是麸的异体字。见麸疮条。
经外奇穴名,见竹杖条。
病证名。《东医宝鉴·外形篇》:“风晕,伤风眩晕,恶风自汗,或素有头风而发作。宜川芎散、芎散。”参见眩晕、伤风眩晕条。
古病名。见《外科正宗》卷四。又名失营。因情志所伤,肝郁络阻,痰火凝结而成。病生于颈项,初起微肿,皮色不变,日久渐大,坚硬如石,固定难移;后期破烂紫斑,渗流血水,气血渐衰,形容瘦削,状如树木失去荣华,故
《卫生宝鉴》卷十五方。狗脊六两半,苍术十两,香附十二两,陈皮九两,没药一两二钱,威灵仙三两,草乌二两半。为末,酒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至三十丸,温酒或热水送下,不拘时服。治风湿为病,血脉凝滞,腰腿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四。即手心毒。见该条。
病证名。“因阴虚不足,滞而不行,血至午后则敛,而气不充其血”(《古今医统》),故于午后视物昏朦。宜滋阴、益气、补血,用回阳汤加减。
见《湖南药物志》。为八角乌之别名,详该条。
见《南方主要有毒植物》。为犁头尖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