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广西通志》。为含羞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产后乍寒乍热。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小白撑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出《素问·阴阳别论》。即皮肤粗糙,干枯无泽。
见可见性循经病理反应条。
出《梅师集验方》。即白杨树皮,详该条。
证名。出《素问·气交变大论》。指脘腹、脐腹、少腹部等疼痛。《症因脉治·腹痛论》:“痛在胃之下,脐之四傍,毛际之上,名曰腹痛。”《东医宝鉴·腹》卷三:“腹痛有六,有寒、有热、有死血、有食积、有痰饮、有虫
即出针,《素问·针解》:“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见出针条。
见《福建民间草药》。即狗尾草,详该条。
病证名。又名阴结。指阴寒凝结,腑气不通。《圣济总录·大小便门》:“下焦虚冷,窘迫后重,是谓冷秘。”《证治要诀·大便秘》:“冷秘由冷气横于肠胃,凝阴固结,津液不通,胃道秘塞,其人肠内气攻,喜热恶寒,宜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