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经行之前,出现下腹部疼痛,经行后即愈。多因气滞、血瘀、寒湿凝滞等所致。《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经水将来,而脐腹绞痛,此血涩不行,以作痛也。宜服通经汤(四物汤加川楝子、小茴香、槟榔、延胡索、
【介绍】:见赵莹条。
病证名。简称厥。出《素问·厥论》等篇。①泛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但大多能逐渐苏醒的一类病症。《素问·厥论》有以六经形证立名的巨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之厥等,可供参考。历代文献又有寒厥、热厥、
《备急千金要方》卷八方。生姜一斤,桂心、橘皮各四两,甘草、麻黄各三两。为粗末,先煎麻黄两沸,去沫,再入诸药同煎,分三次服。治肺虚寒,羸瘦缓弱,战掉嘘吸,胸满肺痿。
经穴别名。所指有二:①灵台穴别名。出《循经考穴编》。②至阳穴别名。出《医学原始》。各见该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苦木之别名,详该条。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翠云草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DU7。出《素问·气府论》王冰注。属督脉。位于背部,第十、十一胸椎棘突之间。布有第十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十肋间动脉后支。主治胃痛,呕吐,腹胀满,黄疸,腰背痛;以及肝炎,胆囊炎等。向上斜刺
见《四川中药志》。为马陆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张氏医通》卷十。指产后肢体发麻,兼有眩晕病症。多因失血过多,气血不能充养周身。或因产后经脉空虚,痰饮瘀阻经络所致。失血过多者,症见手足麻木,或小腹痛,治宜补血益气,方用十全大补汤;痰饮瘀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