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虫积腹痛

虫积腹痛

病证名。指肠寄生虫积聚所致的腹痛。《症因脉治》卷四:“虫积腹痛之症,腹中有块,块或耕起,痛而能食,时吐清水,或下长虫,面见白点,唇无血色,或爱食一物,肚大青筋,此虫积腹痛之症也。”治宜驱虫为主。用使君子散乌梅丸雄黄槟榔丸等方。腹中有块,秘方万应丸;时下长虫,化虫丸;平居调理,宜用健脾消积之药。参见腹痛、虫痛条。

猜你喜欢

  • 马头鱼

    见《动物学大辞典》。为海马之别名,详该条。

  • 儿枕块

    病名。《女科撮要》:“产后小腹作痛,俗名儿枕块。”即儿枕痛,详该条。

  • 疮疡大便泄泻

    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三。指患疮疡时出现大便泄泻。多因过服寒凉之剂,或因饮冷损伤肠胃所致。此外尚有兼患脾虚下陷不能升举,命门火衰不能暖土而泻者。治宜托里消毒散去银花、连翘、白芷,加炮姜、木香;或

  • 悗(mán 蛮)

    烦闷、惑乱。《灵枢·五乱》:“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悗。”《脾胃论》:“心乱而烦,病名曰悗。悗者,心惑而烦闷不安也。”

  • 哑瘴风

    病名。即哑瘴喉风。详该条。

  • 普济消毒饮

    即普济消毒饮子,详该条。

  • 王节斋

    【介绍】:见王纶条。

  • 玉饼子

    见《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即白饼子第一方,见白饼子条。

  • 潼沙苑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沙苑子之处方名,详该条。

  • 刺激点

    现代针灸术语。指接受针、灸等刺激的穴点。有严格的定位条件。它与刺激区的区别在于刺激点是点而不是面。或作穴位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