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虚冷上气喘

虚冷上气喘

病证名。指气虚肺寒肾阳虚衰阴火上逆所致的气喘。属肺气虚寒者,喘逆常兼咳嗽,音低,乏力,自汗,怯冷等症。《张氏医通·喘》:“虚冷上气劳嗽喘乏。”治宜益气温肺散寒,如参苏温肺汤保元汤人参定喘汤等方;属下焦虚冷,命门真元之火离其宫而不归者,常见似火而非火,似喘而非喘之象,可见四肢厥逆面赤烦躁恶热,上气喘急等症。《医贯·喘论》:“真元耗损喘,出于肾气之上奔。”治宜温肾纳气温阳镇摄,如黑锡丹安肾丸八味丸等方。参见真元耗损喘条。

猜你喜欢

  • 五行生数

    五行学说术语,见《类经图翼》。五行学说把一至十等十个自然数配属五行,其中一至五为五行之生数,六至十为五行之成数,如《类经图翼》谓:“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

  • 荔仁

    见《广西中药志》。为荔枝核之别名,详该条。

  • 土白芷

    见《闽东本草》。为山矾根之别名,详该条。

  • 黄精丹

    即九转黄精丹,见该条。

  • 足胻肿

    证名。指足及小腿浮肿。《素问·脉要精微论》:“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当病少气;其耎而散,色不泽者,当病足胻肿,若水状也。胻,与胫同。参见胫肿、脚肿、水肿各条。

  • 恚(huì 会)膈

    五膈之一。见《肘后备急方》卷四。《诸病源候论·五鬲气候》:“恚膈之为病,心下苦实满,噫辄酢心,食不消,心下积结牢在胃中,大小便不利。”参见五膈条。

  • 挤法

    推拿手法名。又名挟按法。用单手或双手,在治疗部位对称用力向当中挤压。多用于治疗腱鞘囊肿等软组织损伤的疾患。

  • 肝虚雀目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即肝虚雀目内障。详该条。

  • 消肌

    病证名。为小儿消渴之一。即消中。宋·黎民寿《简易方》:“若热蓄于中,脾虚受之,伏阳蒸内,消谷善饥,食欲倍常,不生肌肉,好饮冷水,小便频数,色白如泔,味甜如蜜,名曰消中,又曰脾消,属于中焦,病在水谷之海

  • 中脾积

    见《证治准绳·幼科》。即脾中积。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