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花柴胡
见《广西中草药》。为大叶蛇总管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大叶蛇总管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唐代医学家。撰有《岭南脚气论》1卷,已佚。
又称肾阳衰微、命门火衰、下元虚惫、真元下虚。即肾阳虚之严重者。临床表现精神萎靡,动则气喘,腰膝痠冷,四肢清冷,腹大胫肿,黎明前泄泻,癃闭或夜尿频数,尺脉沉迟等。治宜温补命门。
儿科医方书。朝鲜族李常和著于1918年。着重阐述麻疹的一般临床症状、麻疹的预防及临床治疗。载方86个。东西医学研究会出版发行。
八利之一。实指痢疾。《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滞利,谓便下脓血相杂也。”治疗参见小儿痢疾条。
病名。即经行口糜。详该条。
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指产妇临产时,背平着蓆,体不倦曲,使儿易产,所采取的体位,称卧产。
天刚亮的时候。《素问·标本病传论》:“冬大晨。”马莳注:“冬之大晨在寅末。”
书名。周志林编。本书按药物功用分为22类,共收药物800余种。对各种药物分别记述其品状、成分、性味、归经、功效、配合、研究等项,除引录古人学说外,并附作者的见解。1941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见《中医药实验研究》。为合掌消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腰痛之一。又称湿痰腰痛。《症因脉治·内伤腰痛》:“脾湿不运,水饮凝结,则为痰注腰痛。”症见腰间重滞,牵引背脊,一块冷痛,得寒更甚,得热稍减,或兼见大便泄泻,或见腰间肿而按之濡软不痛,皮色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