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三国时期吴国医生。吴将吕蒙的随军医生。
证名。见《王旭高医案》卷一。指病人自觉发热,但按其肌肤而不甚热的一种症象。多见于湿温病,热为湿遏,以致发热在里,热势不扬,宜用渗湿透热或清泄芳开法治疗。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二方。川芎、乌药各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蜡茶清调服。治因气所触,气厥头痛,心腹胀满,呕吐酸水,头目昏眩。
五膈之一。见《肘后备急方》卷四。《诸病源候论·五鬲气候》:“忧鬲之病,胸中气结烦闷,津液不通,饮食不下,羸瘦不为气力。”参见五膈条。
见《分类草药性》。为羊屎条根之别名,详该条。
出《妇人良方大全》卷一。即月经。详该条。
气功术语。道家称进行气功炼功活动,吐故纳新,为炼内丹。
症名。《审视瑶函》:“此症乃目之白睛忽变青兰色也。”即白睛青蓝,详该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救必应之别名,详该条。
即瞳神。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因见他人目时,其人瞳孔中见己之影如小童样,故称。详瞳神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