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芎苏饮

芎苏饮

①《类证治裁》卷二方。人参、紫苏、半夏茯苓陈皮甘草枳壳桔梗川芎柴胡木香葛根。加姜、枣,水煎服。治风寒暴嗽鼻塞声重者。②经验方。见《简明中医内科学》(南京中医学院)。苏叶、柴胡各6克,半夏、黄芩橘皮、枳壳、桔梗、川芎、葛根各3克,甘草2.1克。加生姜1片,大枣3枚,水煎服。治风疟,症见脉浮大,恶风自汗烦躁头痛。③即芎苏散第一方作汤剂。治证同。见芎苏散条。

猜你喜欢

  • 肺死脏

    肺脏真气已绝的脉象。浮取虚,按之如葱管中空。《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肺死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

  • 拇指寸

    指寸法之一。以拇指屈侧指节横纹两端间距离为1寸量取穴位,故名。《千金要方》:“取手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适用于四肢部取穴。

  • 喘逆

    喘而气逆的简称,即喘证。见《素问·脉要精微论》。《症因脉治·喘症论》有外感喘逆、内伤喘逆等论述。详喘证各条。

  • 血呕

    病证名。指呕吐食物和血液之症。《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病者心下满,食入即呕,血随食出,名曰血呕。此由瘀蓄冷血,聚积胃口之所为也。”详蓄血吐血条。

  • 范寿朋

    【介绍】:见范天锡条。

  • 疫喉溺涩

    病名。疫毒邪火炽盛下注膀胱,致膀胱气化不利,则小便,痧隐未透。治宜达邪解毒而利小便。可选用八正散合清咽利膈汤加减。

  • 银花藤

    见《医学真传》。为忍冬藤之别名,详该条。

  • 医学见能

    书名。4卷。清·唐宗海撰于1873年。本书为医学普及读物,作者希望使读者“一见而能”,故名。卷首诊治,其余各卷为内、妇、儿、外各科病证证治及救急各方。内容以病痛部位分门,便于不知医者查阅。书中并用歌诀

  • 羽叶竹节参

    见《中药志》。为羽叶三七之别名,详该条。

  • 单纯结扎法

    结扎疗法之一。适用于2、3期内痔。方法:肛门部消毒、局麻后,将内痔拉出肛外,以丝线在痔根处结扎,然后置凡士林纱条于肛内。术后服麻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