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专著。晋末·刘涓子撰,南齐·龚庆宣整理。约撰于五世纪,因托名“黄父鬼”所遗而得名。原书共10卷。宋代以后存有两种残本。其一为题《刘涓子鬼遗方》的5卷本,流传较广。其卷1论痈疽病因,各种痈疽的鉴别;
十三鬼穴之一。出《针灸大成》。即劳宫穴。参鬼路条。
见《分类草药性》。为蛇含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薛己条。
即十二官。出《素问·灵兰秘典论》。详十二官条。
见《中药志》。即何首乌,详该条。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一:“此症因伤寒遗毒不散,八、九日后,喉中肿闭,皆因热毒入于心脾二经之故。急服四七汤二、三剂。”参见喉闭条。
脉的支别之一。①与目相溜(流)通的经脉。《素问·刺禁论》:“刺面,中溜脉,不幸为盲。”②浮见于皮下之脉。丹波元简《素问识》卷六:“志(张志聪)云:溜脉者,脉之支别,浮见于皮肤之间者也。”③交通阴阳之脉
病名。见《审视瑶函》。即惊振内障。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芸苔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