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阴寒偏盛。阴盛则阳衰,往往出现厥逆、痰饮、水气等内寒证。《素问·调经论》:“阴盛则内寒。”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草石蚕之别名,详该条。
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即胞衣不下。详该条。
出《吴普本草》。为女菀之别名,详该条。
运气术语。五运主岁之中,土运太过的名称。《素问·五常政大论》:“太过何谓?……木曰发生,火曰赫曦,土白敦阜。”谓敦厚阜高之意。
出《伤寒论》。为淡豆豉之别名,详该条。
见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条。
【介绍】:见陈士铎条。
病证名。痘疹神识不清的一种表现。《痘疹心法》:“谵妄、狂扰而烦躁者,谓之闷乱。”一般为湿热、痰浊或瘀血阻塞心包,扰及神志所致。治以清热化湿,豁痰消瘀为宜。烦热闷乱,宜清心解毒,用导赤散加银花、连翘、山
经穴名。在头部者,称头窍阴;在足部者,称足窍阴,同属足少阳胆经。见各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