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三。属痰饮眩晕范畴。《症因脉治·内伤眩晕》:“痰饮眩晕之因,饮食不节,水谷过多,胃强能纳,脾弱不能运化,停留中脘,有火者则煅炼成痰,无火者则凝结为饮,中州积聚,清明之气,窒塞
出《博济方》。为亚麻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六。即化毒排脓内补十宣散,见该条。
①与天相对而言,属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神(自然界阴阳的变化)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脏为肝。”《素问·六节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②指耳前之肉。《灵枢·寿夭刚柔》:“墙基(耳
病名。见《外科正宗》。系脾经蕴热所致。症见睑缘生出小泡,渐长如菌状,头大蒂小,不痛不痒,甚者眼翻流泪,视物受障,经久不愈。治宜清脾泻热为主。用清凉圆煎水外洗,内服凉膈清脾饮加减。尚可酌情手术治疗。
见《广西中草药》。为黄花倒水莲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又称嵌甲。多由指甲损伤、鞋窄、夹脚等原因所致。症为趾甲嵌于甲沟内,有程度不同的疼痛。分硬潜指、软潜趾两类。若局部感染可形成潜指炎(甲沟炎)。治宜手术修去嵌入的趾甲。
书名。共2册。高洁编。刊于1919年。本书是北京药行商会为药业人员查检常用商品药材的别名而编印的一种工具书。书中所用检索方法也是根据药业人员的习惯而制定,与一般按笔划、部首者不同。分正、续二册,约包括
证名。斑的类型之一。见《明医指掌·斑疹》。又名阳证发斑。指外感热病发斑,属于实热性者。多由邪热熏灼营血所致。证见斑出红赤如锦纹,发热烦渴,舌红苔黄等。治宜清热凉血、轻透斑毒,用化斑汤或用水牛角、玄参、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一枝黄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