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腰以下肿

腰以下肿

水肿证型之一。《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下肿,病邪在里在下,可用利小便的方法,使潴留于下部的水以小便的形式排出。《金匮要略》用防己茯苓汤蒲灰散等方;《医方考·水肿门》用加味五皮饮;《医宗金鉴》用五苓、猪苓等方;《杂病源流犀烛·肿胀源流》谓肿在腰以下者,宜利小便,即经所谓洁净府也。治宜防己昆布海藻海金沙赤小豆茯苓、猪苓等药。参见水肿条。

猜你喜欢

  • 佛崖验方

    见广温疫论条。

  • 燕士俊

    【介绍】:明代医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世医出身,家贫,刻苦读书,因母病故而潜心学习家藏医方,治病多效。并用所得报酬周济穷人。著有《保婴集》,未及完稿而死。

  • 胡椒菜

    见《救荒本草》。为石龙芮之别名,详该条。

  • 李迅

    【生卒】:十二世纪【介绍】:南宋医家。字嗣立,泉州(今福建泉州)人。本以儒学传家,官至大理评事。以医著名,尤精于外科。尝留意医方,对社会上一般士大夫收秘方而不传的陋习深为不满,于是广集医方并亲自试用,

  • 胎弱症

    病名。即胎萎不长。详该条。

  • 口干

    证名。出《灵枢·热病》。①即口渴症。《证治准绳·杂病》:“口燥咽干,此寻常渴,非三消证。”②指自觉口中干燥少津但不欲饮水之症。《景岳全书·传忠录》:“凡病人问其渴否,则曰口渴。问其欲汤水否,则曰不欲。

  • 丹熛

    病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即丹毒。见该条。

  • 任脉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灵枢·经脉》:“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脉从胸骨剑突下方的鸠尾穴处分出,向下散于腹部。本脉发生病变:“实则腹部皮肤疼痛,虚则腹部皮肤搔痒。”

  • 员在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攒竹,见该条。

  • 乌茶子

    见《天宝本草》。为乌桕子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