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济生拔粹条。
证名。指嗳气有腐臭味。多因脾胃虚弱,饮食失节,食滞不化,停积胃肠所致。《类证治裁·症》:“但由脾虚,饮食不化,吐沫嗳腐,治宜健运。六君子汤加砂仁、鸡内金。……食后暖腐,保和丸。”参见宿食病、伤食条。
证名。见秦伯未《中医临症备要》。即目视无光,详该条。
即孔子大圣知枕中方作水丸。治证同。见孔子大圣知枕中方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聚英》。《针灸大成》作过门。即三阳络。见该条。
【介绍】:清初医家。字郊倩。新安人。生平研究仲景学说,颇有心得。撰《伤寒论后条辨》、《医径句测》等书。
见邵氏医书三种条。
见《类证治裁》卷二。即五味子汤第一方。见五味子汤条。
见《四川常用中草药》。为向日葵根之别名,详该条。
脉象。初充塞于指端,旋即鼓动而去。《素问·大奇论》:“脉至如省客,省客者,脉塞而鼓,是肾气予不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