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痰湿阻滞,气机不利,喘而咳微者。《不居集》卷十五:“气涩嗽:气涩咳嗽,气塞喘而咳不起也。用二陈汤加瓜蒌、莱菔子、桔梗、枳壳。”参见咳嗽条。
见《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为黄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丹溪心法》卷五。即达生散,见该条。
①针刺手法名。出金·窦汉卿《金针赋》。又名苍龙摆尾。其法进针得气后,斜刺向病所,持针勿转,不进不退,然后向左右慢慢摆动针柄,如扶船舵状。一说“行针之时,提针至天部(浅部),持针摇而按之”(《针灸问对》
病证名。出《银海精微》。又名玉翳浮满、玉翳浮瞒、玉翳浮睛。起病多因肝经风热,病久反复者,又属肝肾不足。《银海精微》:“初则红肿赤脉穿睛,渐渐生白翳膜,初起时如碎米,久则成片,遮瞒乌睛,凝结如玉色,名曰
见《景岳全书·妇人规》。即经行先期。详该条。
见《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为赤瓟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家。生平欠详,撰有《经验名方》一书。
病证名。疼,义同痛。见头痛条。
见《金匮要略》。即走马汤,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