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系指喉痹暴发暴死,势如走马者。见《儒门事亲》卷三。多由肝脾火闭,气热内结,痹而不通所致。症见咽喉肿痛迅速,连及项颊,汤水难咽,呼吸不利,壮热烦闷,口臭便秘,脉洪大等。《喉科秘旨》卷上:“内外俱肿
《温疫论》卷上方。知母、天花粉、贝母、栝蒌、橘红、白芍药、当归、苏子。加生姜,水煎服。治温病下后阴伤,痰涎涌盛,胸膈不清。
见《证治准绳·女科》卷五。即二母散第一方,见二母散条。
见《傅青主女科》。即经行先后无定期。详该条。
病名。出《辨证录》卷十三。①即恶疮。见该条。②久治不愈的疮疡俗称顽疮。
经外奇穴名。见《经外奇穴汇编》。位于胸壁外上方,中府穴外侧0.5寸处。主治肩壁疼痛。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斑叶兰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证治准绳·疡医》卷三。即手心毒。见该条。
病名。出《圣济总录》卷一百三十三。即冷疮。详该条。
见《分类草药性》。为蜀葵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