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食医心鉴》。即列当,详该条。
指肝之精气不足,亦称肝气虚。《诸病源候论·五脏六腑病诸候》:“肝气不足,则病目不明,两胁拘急,筋挛不得太息,爪甲枯,面青善悲怒,如人将捕之,是肝气之虚也。”治宜滋养肝肾。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黄鳅痈。见该条。
【介绍】:宋代医生。生平不详。撰有《伤寒方论》20卷,已佚。
证名。见《审视瑶函》卷三。指翳膜之浑厚肥大,掩蔽黑睛瞳神者。参见膜条。
见《症因脉治·吐水类》。又称呕苦。详该条。
养生学著作。梁·陶弘景撰。2卷。撰年未详。书中用道家观点记述了养生的各种禁忌事项及服气、疗病、导引、按摩等内容。现有《道藏》本。
【介绍】:宋代医生。编有《婴儿病证幼幼方论》十卷。
病证名。出元·朱震亨《幼科全书》。指因食积阻滞肠胃而引起的呕吐。主要症状为腹痛,呕吐,大便不通及肛门不排气等。针刺足三里,内庭;并配合中药利气导滞之剂。
①见《湖南药物志》。为朱砂根之别名。②见《分类草药性》。为射干之别名。各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