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胎产金丹

胎产金丹

①《仙拈集》卷三方。当归川芎白芍药人参赤石脂白术茯苓桂心藁本白薇白芷牡丹皮延胡索没药甘草各一两。赤石脂、没药另研,余药酒浸,烘干为末,取十五两;再取香附水浸炒为末十五两,共和匀,炼蜜为丸,弹子大,每服一至三丸。治经闭,身体麻木疼痛,头昏脚肿血淋白带不孕(白水送下);血崩(童便或开水送下);血晕(当归、川芎煎汤送下);产后儿枕痛(山楂、黑糖煎汤送下);胞衣不下(干姜煎汤送下)。②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当归、白薇、藁本、茯苓、艾叶炭、延胡索(醋制)、人参、煅赤石脂、牡丹皮、青蒿、白术(麸炒)、益母草各60克,熟地黄、制鳖甲、香附(醋制)各120克,肉桂、制没药各36克,甘草、五味子(酒蒸)各30克,沉香18克,紫河车一具。先将紫河车用整黄柏120克,黄酒1千克同煮,去黄柏,后将紫河车与余药共串一处晒干,为细末,炼蜜为丸,朱砂为衣,每服9克。功能助气养血安胎。治屡经小产胎动不安脾胃虚弱胎前漏血,腰腿痠痛,四肢浮肿产后血晕,气血双亏,发冷发烧,不思饮食,自汗盗汗骨蒸潮热

猜你喜欢

  • 四味肥儿丸

    《证治准绳·幼科》集八方。炒黄连、芜荑、神曲、炒麦芽各等分。为细末,米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十至二十丸,空腹白开水送下。治小儿呕吐不食,腹胀成疳,或作泻不止,或食积脾疳,目生云翳,口舌生疮,牙龈腐烂,

  • 心寒

    心中自觉寒冷,甚或寒颤。常因心阳虚衰不振所致。《素问·刺疟篇》:“肺疟者,令人心寒。”

  • 病根

    指疾病的根源或病灶。《后汉书·华佗传》:“君病根深,应当剖腹。”

  • 下胎方

    《景岳全书·妇人规古方》卷六十一引《广济方》方。天花粉四两、肉桂、牛膝、豆豉各三两。为末,水煎,分三次服,每隔一小时一次。用于催产,并治胎死不下。

  • 舒氏伤寒集注

    书名。简称《伤寒集注》。10卷。清·舒诏编撰。刊于1750年。作者为喻嘉言再传弟子,于《伤寒论》注家中推崇喻氏《尚论篇》,但又认为“其间遗义尚多”,遂以此书为基础,“参考百家,征以症治”(见自序)予以

  • 黄水

    十水之一。《中藏经·论水肿脉证生死候》:“黄水者,其根起于脾,其状先从腹肿也。”参见十水条。

  • 罗炼

    【介绍】:明代医生。湖北人。为人治病常有良效,并曾为御史李某及楚王妃周氏等疗病。撰有医书传授其子,因见其子在酒醉时为人诊病,认为是拿生命当儿戏,竟将所撰医书焚毁,未得流传。

  • 增释南阳活人书

    见类证活人书条。

  • 金汤匙

    见《中药材手册》。为石韦之别名,详该条。

  • 仲春痹

    病名。出《灵枢·经筋》。十二经筋病中的足太阳筋病。《灵枢注证发微》:“此证当发于二月之时,故名之曰仲春痹也。”详足太阳经筋病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