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粉
即乌贝散。见该条。
即乌贝散。见该条。
鼻之别名。《景岳全书》卷二十七:“鼻为肺窍,又曰天牝。”详鼻条。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出《本草经集注》。即桃茎白皮,详该条。
见《西藏常用中草药》。为翼首草之藏语名,详该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由疠毒蓄于肝经所致,其症四肢骨节疼痛,久则肘膝状如鹤膝,皮毛枯槁,不能移动,腐秽瘫痪。本病相当于瘤型麻风。
脉象之一。脉来有歇止,有生理性与病理性之别。参见促脉、结脉、代脉条。
书名。3卷。清·廖平评。刊于1853年。廖氏对《脉学辑要》有“不背古而最实用”的好评,但又批评原书“不以脉定病,与两手分六脏腑之诊”,遂编此书。将27脉的次序,按分部类居重予编次。评述部分能结合临床,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攒竹,见该条。
病名。指腋窝及手足心、鼠蹊部、阴囊等处汗湿之症。《古今医统》卷七十五:“两腋下并手足心、阴股及囊常如汗湿污衣,名曰腋漏。”用六物汤(干枸杞根、干蔷薇根、生甘草、胡粉、商陆根、滑石)研末,醋调外涂。
出《岭表录异》。为脆蛇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