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候名。指呼吸时有哮鸣音。《素问·气交变大论》:“咳喘息鸣。”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廿八:“肝虚不足,为冷热之气所干,故气上冲于目,外复遇风冷所击,冷热相搏,而令睑内结肿,或如杏核大,或如酸枣之状,肿而因风所发,故谓之风肿。”参见目疡条。
病名。太阳腑证之一。《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伤寒论类方》:“小便不利而欲饮,此蓄水也,利水则愈。”其主要证候有小便不利,少腹满微热,消渴,或水入则
见冯氏锦囊秘录条。
出《抱朴子》。为母丁香之别名,详该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漆大姑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膝阳关,见该条。或作阳陵泉之简称。
即普济消毒饮子,详该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大金牛草之别名,详该条。
《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卷五十八方。升麻、防风、陈皮、桔梗、川芎、炒白芍、甘草、厚朴(姜炒)。水煎服。治小儿痘出不快,发热腹痛而烦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