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证之一。①指郁冒。多由热升风动引起。《普济本事方》卷七:“郁冒,亦名血厥。”《类证治裁·厥症》:“郁厥亦血厥症,平居无疾,忽默默无知,目闭口噤,恶闻人声,移时方寤,由热升风动,郁冒而厥,妇人多有之。
出《盘山志》。为麦饭石之别名,详该条。
指第七胸椎。《素问·刺热篇》:“七椎下间主肾热。”
①《证治准绳·幼科》集七方。山楂肉三两,石碱三钱,半夏一两,阿魏半两。阿魏醋浸,余药为末和丸,白开水送下。治小儿食积、肉积,腹中胀满。②《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四方。阿魏(醋化)、山楂各一两,黄连
腋窝中的毛。《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血气盛则腋下毛美。”
①八纲中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用以概括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两种不同性质的证候。《素问·阻阳应象大论》:“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医学心悟·寒热虚实表里阴阳辨》:“一病之寒热,全在口渴与不渴,渴而消水与
证名。指颈部肌肉筋骨疼痛。见《针灸甲乙经》卷七。多因经脉病变所致。《灵枢·经筋》:“手太阳之筋……绕肩胛引颈而痛。”可见于瘿瘤、落枕等病症。参见颈项强痛及外科骨伤五官科分册落枕条。
书名。14卷。清·汪琥撰于1680年。汪氏根据《素问》“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理论,析取《伤寒论》六经脉证治法原文中属于热病的原文,广泛参考各家学说逐条予以辩注。在治法上,不泥守仲景成方,选列自
推拿手法名。即拉法。《备急千金要方·养性》:“左右换,前后拔。”
古人认为卫气有规律地运行于全身,每天按一定的循行路线往复运转五十周次,白天二十五周次,夜间二十五周次。《灵枢·卫气行》:“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