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①即痫病。又名风眩。古代癫、痫二字通。《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十岁以上为癫,十岁以下为痫。”参见痫条。②癫证与痫证的合称。癫,指精神错乱一类疾病;痫,指发作性的神志
病名。见《红线女博识摘腴》。多因积热损伤胃络,经行之时,胃经之气随冲气上逆,血随气上所致。症见经行时出现周期性吐血,血色黯红,或经血量少等。治宜清胃热,引血下行。用三黄四物汤,或犀角地黄汤等方。
病名。即肉疙瘩。详见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笔筒草之别名,详该条。
宋代官方设立的专门经营药品的机构名称。1151年诏诸州设置惠民局,由官府给医药,为群众的疾病治疗提供方便。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望江南子之别名,详该条。
即工尾势。详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白花蛇舌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峨眉山药用植物》。为吉祥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胎萎不长。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