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下胎毒法之一。取淡豆豉煎为浓汁,频频喂服,适宜于胎禀怯弱,体质不强,而有胎毒内蕴的婴儿。
见肘后备急方条。
出《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指月经,详该条。
【介绍】:明代道士。云南人,著名道士刘渊然的门徒。十五世纪上半叶时在京城掌管道教事,卒于1462年。辑有《青囊杂纂》一书(包括内、外、妇产、儿科等八种)、《秘传经验方》等书。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血盆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清气化痰饮,见该条。
指舌苔润滑。是有津液之象,热病苔滑,是里热未结;舌淡而苔白滑或灰滑,是阴寒凝滞,或痰湿内阻。《伤寒论·太阳病篇下》:“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出《黄帝内经素问》。为海螵蛸之别名,详该条。
参见济世良方合编条。
见《四川中药志》。即茴香根,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