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肾合骨

猜你喜欢

  • 旋耳疮

    病名。指发生于耳廓根部的湿疮。见《医宗金鉴》卷六十五。又名月蚀疮,月镟疮。由于胆脾二经湿热上蒸,或耳道流脓延及外耳所致。初起在耳后折缝间皮肤潮红,久则黄水淋漓,湿烂作痒,搔破则津血水,甚者耳后折缝裂开

  • 汉药良劣鉴别法

    书名。1册。日本·一色直太郎编于1929年。本书收载并介绍了200余种中药药材的有关炮制、鉴别等内容。现有《皇汉医学丛书》本。

  • 脚下痛

    证名。指脚底肌肤、筋脉着地作痛。《素问·藏气法时论》:“脾病者,身重,善肌,肉萎,足不收,行善瘈,脚下痛。”多由脾病湿盛所致。本证可见于痿、痹、脚气等病证。

  • 饿马摇铃

    针刺手法。指捻转时以大指向前为主,如饿马无力之状,故名。《针灸大成》:“其补者有饿马摇铃:用右手大指、食指捻针头,如饿马无力之状,缓缓前进则长,后退则短。”

  • 傅青主

    【介绍】:见傅山条。

  • 人退

    为人指甲之别名,见《眼科龙木论》。详该条。

  • 樗散生

    【介绍】:见李调条。

  • 七星针

    皮肤针之一种。因针柄一端集针七枚,如七星并列,故名。参见皮肤针条。

  • 毫毛

    ①皮肤上的细毛。《灵枢·五变》:“循毫毛而入腠理。”②眉中的长毛。《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血气盛则美眉,眉有毫毛。”

  • 蛇退草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夜关门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