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疡医大全》卷三十六方。石灰、韭菜各适量。合同捣成饼,候干碾细,每用少许敷患处。治跌打破损出血。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杠板归之别名,详该条。
十五络脉之一。出《灵枢·经脉》。即足太阴络脉,见该条。
《幼科直言》卷二方。羌活、葛根、红花、荆芥、连翘、山楂肉、牛蒡子、蝉蜕、陈皮、甘草。加荸荠,水煎服。治痘疹见点一、二天者。
【介绍】:见扁鹊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五。即无名肿毒。见该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金荞麦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4卷。清·费伯雄撰。刊于1865年。本书系根据汪昂《医方集解》中的方剂次序,逐方予以评述。删去原书各方的主治与注文。作者评述诸方除临床上肯定的方剂外,对原书中一些选用不当的方剂明确地阐述了个人看
病证名。见佚名《双燕草堂眼科》。即上胞下垂。详该条。
病名。指秋天白睛“不肿不红,但沙涩昏痛者,乃脾肺气分隐伏之湿热,秋天多有此患,故俗谓之稻芒赤“(《张氏医通》卷八)。宜祛风、清热、除湿、用泻青丸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