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肺虚

猜你喜欢

  • 偶中

    指巳时。详十二时条。

  • 饿马摇铃

    针刺手法。指捻转时以大指向前为主,如饿马无力之状,故名。《针灸大成》:“其补者有饿马摇铃:用右手大指、食指捻针头,如饿马无力之状,缓缓前进则长,后退则短。”

  • 脐寒泻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又名脏寒泻。因婴儿断脐失护,风冷乘入,传于脏腑而引起。症见粪色清白,腹痛肠鸣。先用和气饮(苍术、紫苏、防风、赤苓、豆豉、藿香、陈皮、厚朴、炙甘草、生姜),温散

  • 睥生痰核

    病名。出《证治准绳·杂病》。又名眼胞痰核、胞生痰核、胞睑肿核、眼泡痰核、目疣。多由脾胃蕴热与痰湿相结阻滞经络而发。本病“睥外皮内,生颗如豆,坚而不疼。火重于痰者,其色红紫,乃痰因火滞而结。此生于上睥者

  • 解剖学同名器官。位于口腔。《灵枢·五阅五使篇》:“舌者心之官也。”舌之根部称为舌本,舌之尖部称为舌尖,舌之两侧称为舌旁,舌底经筋称为舌系,舌之中部称为舌中。舌内应于心,司味觉,与吞咽、发音有密切关系。

  • 淋家

    指素患小便淋沥不尽,尿意频数而量少,排尿时阴茎中作痛的病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

  • 老白毛

    见《安徽中草药》。为白头翁之别名,详该条。

  • 野猪粪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猪苓之别名,详该条。

  • 曲剂

    药物剂型之一。把药粉与面粉混合揉和,使之发酵切为块状而成。一般用水煎服。多入脾胃而助消化。如六神曲、半夏曲等。

  • 紫色王室保健经函

    藏名《加保拉希保地默保》。综合性藏医书。由入藏的汉族、印度、克什米尔、吐谷浑、大食、尼泊尔和西藏的名医共同编译。成书于八世纪末。全书收录了本松岗哇、僧能和敬虚的《杂病治疗》、《艾灸明灯》、《配方玉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