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指大、小肠的气机痹阻,导致多饮而小便不利或飧泄的病症。《素问·痹论》:“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治宜利尿健脾为主。选用五苓散、吴茱萸散、木香丸等方。
证名。指目睛上视。《灵枢·癫狂》:“癫疾始生,光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
经外奇穴名。见《针灸秘开》。位于前臂屈侧,神门穴直上4寸,向内侧旁开0.3寸处。主治疔痈。艾柱灸(患侧)3~7壮。
经隧的支别络脉。《灵枢·刺节真邪》:“去爪者,刺关节肢络也。”
出《吴普本草》。为长石之别名,详该条。
见《山东中草药手册》。即蚕蜕,详该条。
杨梅疮早期特征之一。由交媾不洁,染毒而发。多见于冠状沟、包皮内面、宫颈和大阴唇等处。通常单发,初起为浸润性丘疹,焮肿光亮,逐渐增大。破后溃烂,腥而无脓,周围略隆起,中心凹陷,硬如软骨。一般无痒痛等自觉
运气学说术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按五音建运理论,角代表木运,故太过之木运称为太角。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见《异授眼科》。即外眦。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