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分类之一。指感受六淫、疫疠之气等外邪。病邪或先侵犯人体皮毛肌肤,或从口鼻吸入,均自外而入,初起多有寒热或上呼吸道症状,故称。
病证名。多由脾胃损伤,致气壅滞而成。清·潘楫《医灯续焰》:“胀谓胀于外,满谓满于中,排脏腑而廓胸胁,急皮肤而露筋脉,脐凸腰圆,鼓之如鼓,胸腹之疾也。间亦有胀及于头面四肢者,与水肿大同小异,而此则无水也
书名。又名《医籍考》。80卷。日本·丹波元胤撰,成于1819年。本书根据各种有关文献广泛收录中国历代医籍三千几百种,全部著作分为医经、本草等九类,书名之下记有出处,并根据所掌握的资料,注明卷数、存佚、
小儿推拿方法。即合阴阳。见《陶朱公致富全书·卫生至要》。详和阴阳条。
书名。清·王廷俊撰于1867年。本书辑录治案十余则,每则详述病程经过,辨析因、症、脉、治,处方附有方解,并介绍历代医家对此病症的一些分析和治验等。
见《本草正义》。为胖大海之别名,详该条。
见《草药手册》。为了哥王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九。即舌缩,详该条。
病证名。见《通俗伤寒论·秋燥伤寒》。即凉燥。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棱术汤,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