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正气虚兼寒(多以内寒为主)的证候。主要表现为面黄少华、食欲不振、口泛清涎、形寒怕冷、脘腹胀痛、得热则舒、妇女带下清稀、腰背痠重、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淡苔白,脉沉迟缓弱。治当以温阳补虚为主。
【介绍】:元代医生。衢州(今浙江衢县)人。精通方脉,常施药助人。
【介绍】:见王珉条。
【介绍】:见耶律敌鲁条。
指外眼角的联系组织。《灵枢·经筋》:“足少阳之筋……结于目眦为外维。”
即目弦。详该条。
【介绍】:明儿科医家。字南旸。云间(今上海松江县)人。少业儒,后改习医。熟谙家传“翁仲仁《痘疹金镜录》”,讲究潜玩,按之施治,并参酌时宜,活人甚多。后又以己验添翁氏书中之未备,成《痘疹金镜录补遗》3卷
见《外科全生集》。即壁钱,详该条。
骨名。即趾骨。左右共28块,较之指骨粗短。
【介绍】:见元好问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