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丹溪心法·泄泻》。又称暑泄。指暑毒之邪伤于肠胃所致的泄泻。《证治要诀》卷八:“暑泻,由胃感暑气,或饮啖日中之所晒物,坐日中热处,证状与热泻略同,宜胃苓饮,或五苓散加车前子少许。”《杂病源流犀
见《陕西中草药》。即竹根七,详该条。
见《陕西中药志》。为香椿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即萎黄。见《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指身黄而色不润泽,但两目并不发黄的病症。详萎黄、黄胖、脱力黄条。
即乳滞、食积的治疗方法。见《幼科类萃》。详调小儿脾胃条。
腹的上部,位于胸部与脐之间的部分。《灵枢·经脉》:“是主血所生病者,……大腹水肿。”
出《神农本草经》。为鹿角胶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喻昌条。
消法之一。即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治法。详醒脾、消食导滞、补脾益气等条。
见脉诀启悟注释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