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明代医家。字尚龄。嘉定(今上海市嘉定)人。唐永卿之后代。参考诸家方论,撰《原病集》,论述七情六淫之伤,饥饱劳逸之过。子杲继其业,亦著名于时。
证名。指带脉不和出现的病症。《素问·痿论》:“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脉经》卷二:“带脉左右绕脐腹腰脊痛,冲阴股也。”《杂病源流犀烛·带脉病源流》:“中分不运,必病腹满。阴阳两虚
【生卒】:581~659?【介绍】:唐代官吏。字仲谧,京兆高陵(今陕西高陵)人。唐太宗时近臣,656年(显庆初年),任仆射(宰相);657年,与李勣等组织修定本草,较其前代本草书新增药物一百多种,于显
推拿方法。即提痧。见该条。
治疗湿热病邪互结中、上焦的方法。症见胸闷腹胀、胃纳不纳、口苦,或咽喉痛、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濡数等湿热证候,多用甘露消毒丹或茵陈蒿汤之类加减治疗。
十三鬼穴之一。《备急千金要方》:“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第六针大椎上入发际一寸,名鬼枕。”所指即风府穴。
恶即畏恶。《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恶:肝恶风。”风气偏胜则肝风易动,眩晕抽掣,故恶风。
①气功隐语,指肾精。②炼丹术语。指水银。《周易参同契》:“河上姹女,灵而最神;得火而飞,不见埃尘。”
前阴尿道口与后阴肛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浊阴出下窍。”
【介绍】:见张曜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