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西中草药》。为古羊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求真》。即香附。详该条。
见《喉风论》:“咽通地气,饮食之道也,俗名食喉。”即咽。详咽条。
书名。3卷。清·董废翁撰。本书专论四时感证,内容分总论、本病、变病、兼病四部分。本病以六经分症,治法分正治、从治;对变病、兼病诸证分析尤详,其中包括一些危症的救治;末附妊孕伤寒。董氏立论本于《医学纲目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
医案著作。2卷。清·陈匊生撰于1897年。作者强调按证论治。案中重辨证、审脉和病人的体质因素。记述颇详,夹叙夹议,医理与治案结合较好。本书收入《珍本医书集成》中。
《备急千金要方》卷四方。泽兰二两六铢,当归、甘草各一两十八铢,川芎、柏子仁、防风、茯苓各一两,白芷、川椒、藁本、细辛、白术、桂心、芜荑、人参、食茱萸、厚朴各十八铢,石膏二两。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
证名。指少腹胀满。出《素问·标本病传论》。详腹胀、小腹满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艾纳香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莲子心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