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老人便结

老人便结

病证名。指老人大便坚涩或不通。《景岳全书·杂证谟》:“老人便结,大都皆属血燥。盖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则阴虚之渐也,此外则愈老愈衰,精血日耗,故多有干结之证,治此之法无他,惟虚者补之,燥者润之而尽之矣。然亦当辨其虚实微甚,及有火无火,因其人而调理之可也。凡润燥等剂如导滞通幽汤苁蓉润肠丸搜风顺气丸、东垣润肠丸、卫生润汤丸、元戎四物汤三仁丸百顺丸之类皆可选用。又豕膏为润燥之神剂,最当随宜用之。其有大虚大热者,宜用前阴阳结治法许学士治年老虚人便秘,只用火麻仁苏子仁各半研取汁服之,更煮粥食之,不必服药而秘愈。”《济生方·大便》:“年高之人,以致秘结者,非少壮比,多服大黄恐伤真气,后方所载有威灵仙丸最佳。”《世医得效方·秘涩》:“老人脏腑秘,不可用大黄,老人津液少,所以脏腑秘涩,更服大黄以泻之,津液皆去,定须再秘甚于前。只可服宽润大肠之药,更用槐花煎汤淋洗亦效。更有老人发热而大腑秘涩,或因多服丹药,脾胃虚弱,蒸化不行,遂为脏腑积热,须用神保圆,得通泻一行,热亦即退。”《辨证录·大便闭结门》:“人有大便秘结者,其症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头目昏晕,面红烦躁,人以为火盛闭结也,谁知是肾水之涸乎?……此等之症,老人最多,正以老人阴衰干燥,火有余而水不足耳,治法但补其肾中之水,则水足以济火,大肠自润矣。方用濡肠饮。”《张氏医通·大便不通》:“老人血枯便闭,用生地黄当归身、鲜首乌各四两,广皮一两,熬膏顿热服半小杯,不通,三五次效。”参见虚秘条。

猜你喜欢

  • 苔滑

    指舌苔润滑。是有津液之象,热病苔滑,是里热未结;舌淡而苔白滑或灰滑,是阴寒凝滞,或痰湿内阻。《伤寒论·太阳病篇下》:“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 通乳汤

    《杂病源流犀烛·身形门》卷二十七方。雄猪蹄四只,通草、川芎各一两,炒穿山甲十四片,甘草一钱。水煎,分三次服。治产后气血虚弱,乳汁不行。

  • 五十营

    ①经脉之气在人体内按一定规律运行,一昼一夜间循行全身五十周,使五脏的精气得以畅行,保持正常的功能状态。《灵枢·根结》:“一日一夜,五十营,以营五脏之精。”②《灵枢经》篇名。古以营气运行一昼夜为五十度,

  • 黄芪鳖甲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方。人参、肉桂、桔梗各五钱半,半夏、紫菀、知母、赤芍药、黄芪、甘草、桑白皮各二两半,天门冬、炙鳖甲各五两,秦艽、茯苓、地骨皮、干地黄、柴胡各三两三钱。为粗末,每服二钱,水煎服。

  • 救阴理痨汤

    即拯阴理劳汤,见该条。

  • 悲则气消

    气消,指肺气消耗。肺主气,悲伤过度,使肺气运行不畅,久而气郁化热,热蒸则肺气消耗。《素问·举痛论》:“悲则气消,……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

  • 大谷

    见溪谷条。

  • 萧文休

    【介绍】:见萧吉条。

  • 保和大夫

    宋代医官职称。官阶从六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 黄文东

    【生卒】:1902~1981【介绍】:字蔚春。江苏吴江人。毕业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并曾受丁甘仁指教,后回故里震泽镇悬壶。1931年任上海中医学校校教务长。1955年后任上海中医学院内科教研室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