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经闭喉肿

猜你喜欢

  • 旋覆半夏汤

    《济生方》卷七方。旋覆花、川芎、细辛、人参、炙甘草各五钱,当归、半夏、赤茯苓、干姜、陈皮各一两。为粗末,每服四钱,加生姜五片,水煎,不拘时服。治妊娠恶阻,心下愤闷,吐逆不食,恶闻食气,头晕,四肢骨节烦

  • 拖地莲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黄毛耳草之别名,详该条。

  • 赤脉贯目

    眼科病证。见《审视瑶函》。即赤脉贯睛,详该条。

  • 喉菌

    病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系指喉内生物如菌,或如浮萍。有因过食膏粱炙煿厚味,热毒积于心脾二经,上蒸咽喉所致者。有因“忧郁血热气滞而生,妇人多有患之者。”《咽喉经验秘传》)。有因肝肾阴亏,虚火上

  • 胎前呃逆

    病证名。赵献可《邯郸遗稿》:“胎前呃逆不已,此乃气不顺也,以紫苏饮加苏子、茯苓、半夏、姜汁治之。然亦有胎死腹中,冷气侵蒸而作呃者,宜下其胎,则呃自愈矣。”

  • 发惊

    病证名。即小儿惊。出《诸病源候论》。详小儿惊条。

  • 石黄

    出《新修本草》。即雄黄,详该条。

  • 极热伤络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极寒伤经,极热伤络。”人身的经脉,直行的为经,横行的为络,经在里属阴,络在外属阳。热为阳邪,故极热则伤络,便可发生出血、发斑等症。

  • 子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即妊娠肿胀兼有喘满的病症。多因平素脾肾阳虚,内有水气湿邪,孕至六、七个月胎体渐长,腹大异常,影响气机升降,运化输布失常以致水湿停聚,而出现遍身浮肿,腹胀喘满。宜温阳健脾

  • 经来泄泻

    见《竹林女科证治》。即经行泄泻。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