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巴豆之别名,详该条。
房中类著作。成书年代及作者均不详。首见唐·甄权《古今录验方》所引,唐·王焘《外台秘要方》转录。书中通过黄帝与素女、高阳负问答形式,主要叙述房中禁忌及四时补益等内容。《隋书·经籍志》著录有《素女秘道经》
出《飞鸿集》。为马钱子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1卷。清代喉科专著。撰人未详,清·许梿校订。刊于1825年。本书总论咽喉诸证的诊治、用药及丸散验方,并记述了锁喉、重舌、气痛、乳蛾等18种咽喉病证的诊治。作者认为喉症多属火毒上升,立法以降气泻火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五。即虎口疔。见该条。
病名。系指因风热外侵,或真阴亏竭,相火薰灼咽喉所致的口内糜烂成疮。《重楼玉钥》卷上:“初起生咽喉间,或红黄色如粟形者,日久满喉成疮及满口生者,渐变紫黑不能吞咽”。此症有虚实之别,凡属风热者,症见发热恶
针刺和艾灸的合称。《素问·疏五过论》:“刺灸砭石毒药所主。”
证名。见《审视瑶函》。即目干涩,详该条。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即头针疗法,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