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三。即伤损腰痛,详该条。
证名。出《素问·本病论》。小便淋沥之意。详淋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指经漏下血夹有白色液体。参见崩漏条。
治则术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时必须追究疾病的根本原因,也就是审察疾病的阴阳逆从,才能确定治法。例如同是发热的证候,其原因有六淫外感、七情内伤以及痰、食、劳怯、虫疰等的不同,有阳盛发热、阴虚
经穴别名,出《太平圣惠方》。即眉冲,见该条。
病名。出《洞天奥旨》卷九。即阴包毒。见该条。
即疾脉。详该条。
综合性医书。6卷(一作12卷)。清·喻昌撰于1658年。本书结合临床病证,正面阐述辨证论治的法则(即所谓“法”),并明确指出一般医生在辨证治疗上易犯之错误,提示禁例(即所谓“律”),故以“法律”为其书
【生卒】:十三世纪【介绍】:南宋医家。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字子野,号晞范子。因见古医书文字深奥,庸医妄用药饵误人性命,于是钻研《难经》、《脉经》等古代医书,详加注解,撰有《难经句解》、《脉诀集解》、
见《证治准绳·杂病》。又称吐清水。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