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唐代人。画有《本草训解图》,已佚。
燥邪致病出现之火毒病证。如目赤痛、眥疡、咽喉痛等。《素问·五常政大论》:“太阴在泉,燥毒不生。”
出《本草拾遗》。即轻粉,详该条。
六经标本之一。《灵枢·卫气》:“手太阴之本,在寸口之中;标,在腋内动也。”马莳注:“手太阴肺经之本,在寸口之中,即太渊穴,标在腋内动脉,即中府穴。”
【生卒】:953~1012【介绍】:北宋医官。并州(今山西太原)人。世代业医。自幼学习医学,976~983年(太平兴国年间),应试补翰林医学,后转为医官。先后任尚药奉御、翰林医官院副使等职。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天仙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新本草纲目》。为苦参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用海洋生物》。为龙须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乘雅半偈条。
出《名医别录》。即覆盆子,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