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分类草药性》。为碧桃干之别名,详该条。
见圣济经条。
病名。出《证治准绳·疡医》卷三。即虎口疔。见该条。
喉科治疗技术名称。见《重楼玉钥》卷下。喉风诸证,常因脏腑经络受风热邪毒,风热相搏致气血滞涩不行,而风痰得以上冲咽喉变生种喉风。宜以针法开导经络,通利气机,使邪热外达,则风痰自解、热邪外出。或配以汤药。
出静光禅师考定《女科秘要》卷二。即胎气攻心。详该条。
见《广东中草药》。即小飞扬草,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苍耳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三。又名印堂疔、眉心疽、面风毒、印堂疽。生于两眉中心印堂穴。色黑木痛、麻痒太过,根硬如铁钉之状,寒热并作,治法见疔疮;若毒初色暗根平,肿硬疼痛,无脓黑陷者同疽,治同百会疽。
见《兰室秘藏·阴痿阴汗门》。即固真汤,见该条。
病名。《重楼玉钥》卷上:“凡喉间红肿似毒两枚,而生在两边者,是为双鹅。”即双乳蛾,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