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石胡椒

石胡椒

见《昆明郊区药用植物的初步调查报告》。为石椒草之别名,详该条。

猜你喜欢

  • 胃寒呕吐

    证名。指真阳不足,脾胃虚寒不能运化水谷所致的呕吐。《症因脉治·呕吐论》:“胃寒呕吐之症,畏寒喜热,不思饮食,遇冷即呕,四肢清冷,二便清利,口不渴,唇不焦,食久不化,吐出不臭。”脉多沉迟。真阳不足者,宜

  • 气分热

    热之在气分者,一般以实热为多。参见气分证条。属虚热者,宜清心莲子饮,或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之类。

  • 蜈蚣哽喉

    多由饮食不慎,误食蜈蚣。可先取生猪血饮之,少倾以清油灌口中,蜈蚣滚在血中即吐出。后以雄黄末调服,以解其毒。

  • 目下有卧蚕

    出《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形容眼睑浮肿,下睑如卧蚕之状。为水肿体征之一。目下为胃脉所过,属脾所主,脾失健运,水湿潴留,故见眼睑浮肿。

  • 疹科类编

    麻疹专著。又名《疹科枢要》。明·武之望撰。刊于1617年。此书以《保赤全书》为蓝本,参考诸家有关论述,并结合作者个人经验编纂而成。全书分医论、治方两部分,医论又分为总论、发热、见形、出疹等门类,叙述麻

  • 热疳

    病证名。出《颅囟经》。又名肥热疳。疳疾湿热侵入肌肤的一种证型。《证治准绳·幼科》:“热疳病多在外,鼻下赤烂,头疮湿痒,五心烦热,掀衣气粗,渴饮冷水,烦躁卧地,肚热脚冷,潮热往来,皆热疳也。”先用胡黄连

  • 香瓜丸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大黄瓜(黄色者,去瓤)一个,大黄(湿纸裹、煨至纸焦)、胡黄连、柴胡、鳖甲(醋炙黄)、芦荟、青皮、黄柏各等分。除黄瓜外为末,将黄瓜割开顶,填入药末至满,盖口敷定,慢火煨熟,面糊为

  • 沉翳羚羊饮

    《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卷七十七方。车前子、大黄、黄芩、玄参各一钱,羚羊角、防风、茺蔚子各二钱。为细末,水煎去渣,食后服。治肝经劳热、脑中热气下流而致的沉翳内障,翳障色白,藏于黑睛之内,白日细看方见

  • 五脏

    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的合称。脏是指胸腹腔内之组织充实致密,并能贮存、分泌或制造精气的脏器。《素问·五脏别论》:“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写也,故满而不能实。”《灵枢·本脏》:“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

  • 肛门内合

    病证名。即初生婴儿肛门闭锁、狭窄。《疡医证治准绳》卷六:“凡初生儿不大便,若用按摩仍不通者,即是肛门内合。”小儿生后,造成肛门内合的原因有二:一是由于热毒壅盛,结于肛门,无复滋润,以致肛门特别狭窄,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