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疖
病名。见《外科证治全生集》卷一。即疖,见该条。
病名。见《外科证治全生集》卷一。即疖,见该条。
见《滇南本草》。为玉竹之别名,详该条。
见《河北中药手册》。为猪毛菜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乳发之南方俗称。见该条。
病证名,即小儿小便出血。多由胎热结于下焦,损伤阴络,血热妄行,下渗膀胱所致。《证治准绳·幼科》:“溺血者,盖心主血,血与小肠相合,血之流行,周遍经络,循环脏腑,若热聚膀胱,血渗入脬,故小便血出也。”又
即出针。《素问·离合真邪论》:“候呼引针。”意指待病人呼气时出针。
见《云南中草药》。为漆大姑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小儿瘀热在里而发生的黄疸。《圣济总录》第一百七十四:“小儿瘀热在胃,或湿热相搏,熏在肌肉,其证目黄,身或疼痛,肌肉如橘色。或得之伤寒,或得之邪气,或得之风温,皆脾胃气虚,邪热与谷气相搏所为也。
证名。口角流涎,难以控制。《张氏医通》:“夫脾主涎,脾虚则不能收摄,多兼流涎。”参见脾风多涎、脾热多涎、脾冷涎多、脾虚多涎各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矮陀陀之别名,详该条。
由腕骨八块与桡、尺骨的下端构成的腕关节。《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